妈咪知道陈宇丽:想和家长一起,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从医多年,儿科医生陈宇丽对这个职业最大的感触就是:可以帮助别人,自己也得到成长。这种成长是她真正走上医生岗位以来,真切感受到的。
专业和技术,或许能治愈病人身上的疾病,但医生看病人,看的不仅仅是病,还要看人。虽不能感同身受,但她学会了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的焦虑,安抚他们的情绪。
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距离
“医学生”和“医生”一字之差,却是经历了生死见闻和人生百态后的成长。为了这个身份转变,儿科医生陈宇丽走了很长的路。
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之后,陈宇丽继续深造考取了广西医科大学儿科硕士,成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一名儿科医生。
曾经是好好学生,熟悉专业理论知识,但当她真正走到医生岗位上的时候,发现毕业证上也许只代笔了考卷上的分数,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专业和技术,或许能治愈病人身上的疾病,但医生看病人,看的不仅仅是病,还要看人。
面对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焦虑”是普遍家长、病人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对病情没有帮助,而且往往会引起很多冲突,医患关系是公立医院长期面临的问题。
如何缓和这种矛盾,安抚家长情绪?而学校里、书本里没有一课。
在忙得脚不沾地的医院里,陈宇丽却慢慢学会了理解,“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我也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的焦虑,安抚他们的情绪。”
陈宇丽和病房里的小患者
比如孩子发烧,父母会非常着急,抱起孩子直奔医院,但很多时候一些发热情况在临床上没有必要治疗。
这个时候,医生要做的是教会家长如何正确观察孩子症状、科学降温,以及安抚他们的情绪。
要完成“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除了耐住苦读寂寞,完成住院医师修炼,还有无数考验和进阶,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而前进的动力只有学习,再学习。
陈宇丽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患者更多的需求,才能在医学领域永远保持前进的姿态。
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和大部分的儿科医生一样,陈宇丽在公立医院的重点工作是诊断、治疗。每天近百个病号,她和同事们的工作源源不断,忙得脚不沾地。
能不能到源头找找原因,把这些疾病扼杀在发病之前?这个想法,终于在2019年的夏天实现。
8月份,陈宇丽离开工作多年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离开广西老家,来到深圳加入妈咪知道,成为妈咪知道碧海门诊部的儿保兼儿内科医生。
近年来,私立儿科诊所密集、快速发展,循证医学理念正在慢慢被市场认识和接受。身在公立医院的陈宇丽也注意到了这个信息。
以往,我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疾病治疗,其实很多疾病都可以提前预防的,但因为各种原因没做好或者没有这个意识,让孩子受了很多苦。
所以我想,私立诊所是不是有更多空间去做疾病的预防,让家长们参与进来,给孩子更好的守护。
在妈咪知道,她有了更多时间与家长沟通,在看诊的过程中普及一些医学的常识,了解家长的焦虑点,从而安抚他们的情绪;
她有了更多学习的动力,去接触最前沿的医学知识,系统地做疾病预防;
她有了更多新技能,通过不同形式,在线上线下为妈妈和宝宝们服务……
回想起在妈咪知道的第一次出诊,她笑着说:“非常紧张,心里只想着赶紧把最新的内容都学了,好好讲给家长。”
团队协作更有激情
来到妈咪知道,陈宇丽最大感触是团队的协作。
入职以来,她每天都能接触到公司里的新角色:不同岗位的同事跟她对接工作任务。这让她既有些陌生又新鲜感十足。
比如负责运营的同事,会在入职后和她沟通线上运营规划、品牌的同事要给她做包装计划、人力资源的同事会组织新医生入职培训……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她笑着说:好像比公立医院更忙了!
创业公司给我的感觉,是团队协作极好。遇到问题大家会一起讨论解决,而不是一个人绞尽脑汁。
每当我有需求提出,会有很多部门的同事积极配合我,给我很多资源支持,这种大家齐心协力把事情做好的氛围,我觉得很有激情也很温暖。
重新出发的陈宇丽,对自己目前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感到满意,这位文静、内敛的女医生,小小身躯里似乎有无限的激情:趁未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医生简介】
陈宇丽,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广西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
曾就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从事儿科工作近10年。
- 行业热点 三大温情亲子时刻,让你和宝宝更亲密
- 成长发育 宝宝吃手怎么办
- 性格心理 家长需帮助宝宝养成快乐性格
- 行为习惯 五个小秘籍 让宝宝学会独自入睡
- 辅食添加 如何给宝宝正确添加辅食
- 保健护理 宝宝红屁股是什么
- 辅食添加 宝宝辅食吃什么好?
- 饮食营养 孕妇吃酱油会导致宝宝皮肤变黑吗?
- 早期教育 “错误”教育宝宝法
- 养育百科 高龄孕妈咪如何孕育健康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