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 > 育儿知识 > 行业热点 > 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 中国原创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 中国原创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www.babyzone.cn2019-09-23 17:28:49来源:其他

2019年9月11日,接力出版社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 “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中国原创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

李敬泽、高洪波、金波、秦文君、徐鲁、汤锐、朱自强、陈晖、李敏谊、瞿亚红、杜传坤、胡华、崔昕平、刘頲、刘秀娟、陈香、刘丙钧、郑春华、王一梅、萧袤、熊亮、吕丽娜、李岫青等20余位专家学者、作家、画家、评论家参会,接力出版社总编辑、儿童文学作家白冰等作为主办方代表参会,参会媒体20余家。整个研讨会严谨、活跃,与会者围绕“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主题进行了生动严谨的切磋、讨论,研讨会在主持人朱自强总结陈词后圆满结束。

会后,“第二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征稿倒计时6个月启动仪式”热烈举行,与会嘉宾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第二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征稿倒计时启动。启动仪式上,接力杯双奖评委会主任高洪波,接力杯双奖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白冰、金波呼吁——希望有更多的作家、画家拿起笔来为幼儿写作,为幼儿读者描画出一个快乐美好的文学世界。

李敬泽:“边界”和“特征”抓准了要害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高度肯定本次理论研讨会主题的及时性和建设性。

李敬泽认为,18岁前,尤其是0—6岁的孩子,判断力尚未完全成熟,这一时期,他们的阅读选择,要靠成人代为决定。不过,成人的感觉不能直接等同于孩子的感觉,成人的选择更不能忽略孩子的本体感受。幼儿文学是大人们建构出来的文学,因此,“我的感觉”和“你的感觉”能不能合二为一,是对幼儿文学作家提出的最大考验,同时也是对幼儿教育、幼儿心理学研究、实践的考验,我们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李敬泽认为,本次理论研讨会主题中“边界”和“特征”这两个关键词,抓准了幼儿文学的要害——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在这两个既是“边界”也是“特征”的复合之问里,满含我们的焦虑,而化解这样的焦虑,正是这次理论座谈会的价值和意义:在“边界”和“特征”的双重限定里,我们要知道哪种判断、哪种选择可以既是孩子们喜欢的,也是成年人期待的。

幼儿文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成熟,除逐步建立起幼儿文学独特的文学、审美、社会、心理价值谱系外,还需要确认幼儿文学在整个儿童文学中独特而饱满的“边界”和“特征”。我相信,在我们各位,特别是像金波老师、高洪波老师这些前辈的推动下,在接力出版社这样极具责任感的出版机构、各家媒体的努力下,幼儿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指日可待。

高洪波:幼儿文学是了不起的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认为,幼儿文学是了不起的文学,幼儿文学创作有四大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哲思与诗意”——比如,作家佐野洋子的《活了100万次的猫》就哲思、诗意并存,我曾经把这个故事讲给一个4岁的孩子,孩子听着听着,泪光闪烁。

第二个标准是“幽默与童趣”——我一直坚信,每个小不点天生都有幽默,都富于童趣,随着年龄增长,这些也许会被遮蔽,因此,在幼儿文学创作中,保有幽默和童趣至关重要,而这是世界幼儿文学的共识。

第三个标准是“语言与读者”——幼儿的语言是浅语,这包括童谣儿歌和童话故事,幼儿是没有阅读能力的,由长辈的语言、老师的语言、父母的语言,向他提供最初的文学灌输,金波老师编了一套经典的“中国传统童谣书系”,这就是标准,童谣在语言方面的特殊性留存给人类后代很多宝贵的借鉴。

第四个标准是“视角与定位”——高尔基说过,儿童是最可尊敬的人类,幼儿文学创作要保持住孩子的特征,尊重孩子……幼儿文学是最本真意义的成长文学,是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的文学,是了不起的文学,谁轻视它,不是浅薄,就是愚蠢。

金波:幼儿文学是大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认为,幼儿文学是大文学。

金波先生认为,儿童文学发展很快,但还有很多不足,发展不平衡。比如,幼儿文学过去一直被淹没在儿童文学里,没有把它单独分出来强调;幼儿文学的作者队伍不够稳定;此外,有关幼儿文学的理论建设仍需强化。金波先生认为,幼儿文学要从社会、教育、文化多个角度去关注,才能稳步地向前发展。

金波先生认为,幼儿文学面对的绝对不只是幼儿,还要面对家长、教师等成年人,成年人是将幼儿文学送到幼儿手中的群体,离开了成年人读者群,幼儿文学的创作、推广和普及都是很难进行的。

金波先生认为,幼儿文学的修辞技巧非常多,比如拟人,比如反复,比如顶针,比如复沓,在幼儿文学的技巧方面,我们的理论研究还很欠缺,还缺少归纳。

金波先生认为,幼儿文学特别是婴儿这个阶段的文学,是听觉的艺术——它快捷,强烈,要能瞬间储存于听觉记忆。我在主编 “中国传统童谣书系”这套书时,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如果我再编一套儿歌系列,同样是诗歌系统,感受更强烈:当今儿歌创作中,技巧用得少,而且太单调。

金波先生认为,幼儿文学理论的建设非常重要,幼儿文学一定要推广到家长、教师那里去,没有成年人阅读的幼儿文学,是不能够真正到达孩子的手里的,幼儿文学的教育是情感的教育,需要家庭文化的熏陶。

围绕“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这次理论研讨会的主题,各位参会嘉宾互动交流,各抒己见,主要观点、见解聚焦于以下七个方面:

一、 幼儿文学的美学风格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认为,幼儿文学写作取决于对美的认识,对审美的把握——流光异彩是美,大道至简也是美。幼儿文学那种奇妙的感觉异常新鲜,异常饱满,它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最初的美的经验。幼儿文学应该把世界上最好最美的事物写给孩子看,比如天性美、情感美、自然美、性别美、缺陷美、语言美等,让他们借由文学,奠定最初的美学铺垫,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文学是寻找幸福的百科全书。

儿童文学作家吕丽娜认为,幼儿文学的美在于它的简单,这是幼儿文学的美学,也是幼儿文学的力量。幼儿文学的“简单”,其实“不简单”,这种并不简单的简单,正是幼儿文学的光芒所在,正是艺术化的简单和看似无技巧的技巧所在,正是幼儿文学 “大巧若拙,举重若轻”的艺术魅力所在。

中国作家网总编辑刘秀娟认为,童话世界要有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刘秀娟以绘本 “十四只老鼠”系列、“幸福小鸡”系列等经典图画书为例,认为这些幼儿文学作品以日常生活之美的呈现见长,在这类幼儿文学作品里,作家精雕细刻,将平凡的生活场景、幼儿熟悉的生活细节、生活情节融入故事,在云淡风轻之间,灌注生活之美的点点滴滴,是一种很好的美的教育。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院长杜传坤认为从文学艺术角度探讨儿童身心发展的时候,应该是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思维,人一生中的情感和想象力,并非是呈线性的。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认为,相对其他文学,幼儿文学更接近儿童文学的核心,一位杰出的幼儿文学作家,首先必须是一位文学修养深厚、心地仁爱纯净、语言干净精妙的文学家。写幼儿文学,首先需要“用心”,清澈明亮的句子,应该从真诚的心灵里流淌出来,带着温度,带着明净和纯真的感情。

二、 幼儿文学的边界

儿童文学作家汤锐认为,幼儿文学的边界划分非常细腻——对幼儿来说具有拓展思维的作用,尤其是激发和丰富情感体验。0—3岁是幼儿情绪发育的重要阶段; 3—6岁幼儿将情绪内化为情感,感知能力高度发展;6岁以上是儿童逻辑思维发展时期。所以,在幼儿时期,需要通过幼儿文学的欣赏来激发和积累幼儿的情绪体验。

徐鲁认为,幼儿文学的边界非常开阔——他引用韦苇先生的话说:“相比其他的儿童文学来说,越是低幼的文学,越容易为全人类的小读者所接受”……幼儿文学不带任何意识形态观念,也不在乎任何文化背景,它们表现的是全人类的心灵中共通的东西,全人类的“初心”。

图画书研究者、画家、作家熊亮认为,幼儿文学的年龄段分级很细,好的幼儿文学要尊重特定年龄段幼儿的心理需求……熊亮介绍说,他创作的图书《游侠小木客》,小主人公能够帮助孩子去拓展、去抗争,这个故事的年龄边界设定为5岁左右。幼儿文学作者抓准孩子年龄边界,作品便很容易满足小读者的需要。

杜传坤认为,幼儿文学年龄边界划分精细化很好,但也增加限定——她认为,机械搬用年龄边界的划分,会忽略现实情况的特殊和变更,对于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定,有一个大体的参照框架更贴近现实。

儿童文学作家萧袤认为,婴儿文学不应该包含在幼儿文学中,他建议,接力社在设立 “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后,可考虑设立 “婴儿文学奖”。他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儿童诗或者说散文都可以做成图画书……婴儿文学是对母语的启蒙,中国作家一定要重视婴儿文学的创作。

三、 幼儿文学的视听觉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认为,幼儿文学音韵性最为动人,幼儿文学的美由音韵美、艺术美两个方面构成。文字的声韵之美为幼儿带去身心愉悦的阅读体验,由艺术手法、修辞手法构造的艺术之美为幼儿带去听觉愉悦的接受体验……重复、递进、排比、对比,循环往复的节奏感打动人心。

中华读书报编委、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认为,幼儿文学的本质是听的文学。在阅读过程中,幼儿会特别留意作品对外部特征的描绘,会对动态文字充满兴趣。反观当下的幼儿文学创作,陈香认为,有些幼儿作品的艺术特征不明显,外在的艺术形态不鲜明,作者或多或少忽略了儿歌、童诗、谜语等在养成幼儿的语言能力、感知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价值传递方面的作用,忽略了童话故事、幼儿戏剧等对幼儿情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

四、 幼儿文学的创作方法

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认为,创作者把思维理顺、以故事证明观点、确保作品逻辑自洽,才能让自己的作品简单、生动——她认为,由金波审译的《长大做个好爷爷》堪称思维发散与思维聚拢俱佳的典范。整个故事的讲述铺陈得当,推进有力,发散时花开遍野,聚拢时要言不烦,焦点清晰,值得品味学习。

汤锐认为,好的幼儿文学作品是在幼儿和成人审美趣味的交互点产生碰撞出来的——她认为,同一部作品,幼儿和成人的关注点既分且合:幼儿寻找趣味,成人寻找意义、情怀,这是分,而关于美,幼儿和成人又殊途同归。

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认为,幼儿的世界宛如一个独立星球——她认为,幼儿有自己的语系、自己的思维,自己的逻辑,作为成人,作家在创作幼儿文学时,不应以侵略者的姿态擅自进入,而是把自己倒干净,去仰视他们……他们的星球在高高的云端上。

《文艺报》副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刘頲认为,在进行幼儿文学创作时,作家不能违背事理常情——她认为,只有从功能性里面挣扎出一条审美的道路,幼儿文学才会更活跃,更强大。在幼儿文学创作中,作家要尊重常识,尊重事理常情,尊重基本逻辑。生命与世界的本真状态,才是幼儿文学工作应该坚持的真实维度,而不是我们制定好标准后的真实。

五、 幼儿文学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重庆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西部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当代幼教》杂志主编、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瞿亚红认为,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遗憾的是,一些成人却认为它是一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孩子对文学的感受力敏锐异常,不输成人,对他们而言,文学是力量,是震撼——这才是幼儿文学的主要价值和功能。

儿童文学作家刘丙钧认为,幼儿文学的教育(教化)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文学呈现,是一体两面,一鸟双翼,前者系是顺因成果,后者是倒果寻因;前者以教化为旨,后者以教育为题;前者强调有益,后者突出有用。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就其展现形式和侧重,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寓情其中、绘美其形的喻化型作品,阅读这类作品就像食用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通过消化、吸收来补充维生素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化)目的;其二是有着明确教育指向,将教育功能文学化,将教育主题、实用目标,如自我保护意识、生活习惯养成、人际交往能力等以文学的形式加以呈现和展示。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认为,在幼儿文学创作中,儿童立场至为关键。她认为,如果作家不能很好地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灵性世界,也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文学创作者——儿童是自然之子、精神之子、哲学之子,幼儿文学的创作,不是把成人的价值观直接嫁接给他们,而是让灵性的语言通过最富美感、最富童趣的叙述方式流入他们的心灵。

儿童文学作家李岫青认为,孩子的思维和大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在幼儿文学创作中,作家应该追逐孩子们的思维。很多的家长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讲卫生,守时,做事认真,但诸如“快乐的习惯”“发现幸福的习惯”“与小伙伴相处”“维护友谊”或“对于一朵花的爱”“对一只小青虫的爱”等更重要的习性却被忽略了。

六、 幼儿文学中的性别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敏谊认为,作为幼儿文学作家要有性别平等意识,只有这类作品,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倡导性别平等社会通识——她以“获奖图画书背后蕴含的性别意义的研究”为例,发现从1999年到2016年获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53本图画书作品中,男性角色占比较高,而且,这些男性角色还拥有较广的职业选择——这种失衡,或许应引起幼儿文学作家的关注和研判。  

七、 儿童文学的演变

太原学院教授、儿童文学评论家崔昕平认为,与对儿童观、儿童教育的认知促进了儿童文学独立一样,对幼童观和教育观的认知提升也会促进幼儿文学的独立。她引用蒋峰先生的话说,20世纪80年代,幼儿文学才取得独立,这和一个重要的出版事件密切相关,1980年上少社出版了一本《365夜儿歌精选》。20世纪80年代是幼儿文学充满丰富性的年代,有大量的幼儿文学论文,多数都集中在基础话题的探讨,比如幼儿文学的属性和审美特质,到了90年代之后,创作力量逐渐消减,具有标志性的作品是大量汇编的作品。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幼儿文学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保持文学自身的发展,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白冰:职责与使命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认为,举办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对于接力出版社来说,水到渠成,恰逢其时,非常重要和难得——

白冰认为,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第一个成长阶段,是一个人的情感、人格、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婴幼儿文学是会对婴幼儿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认知手段。做好婴幼儿文学图书的创作理论研究和出版工作,是少儿出版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白冰介绍说,接力出版社1990年建社,三十年来,接力出版社始终把“婴幼儿文学”的出版放在很重要的位置。2001年接力社创办了婴幼儿刊物《小聪仔》,年发行量达到200万册,译介到东南亚等多个国家。接力出版社出版了很多优秀的婴幼儿文学作品。

在儿歌、童谣、童诗方面,出版了“中国传统童谣书系(十卷本)”等;

在童话、故事方面,出版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系列”、“围裙妈妈和小饼干系列”、《踢拖踢拖小红鞋》、“青蛙咕呱儿系列”等;

在原创图画书方面,出版了《乌龟一家去看海》《章鱼先生卖雨伞》《好想好想吃草莓》《如何让大象从秋千上下来》和“没想到婴儿创意图画书”,等等。《乌龟一家去看海》入选2018年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作品,荣获2017年沙迦国际童书展插画展嘉许奖、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第一届小凉帽国际绘本大赛专业组最佳作品奖;“没想到婴儿创意图画书”输出到马来西亚、越南、埃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为了加强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特别是幼儿文学和幼儿图书的理论研究,出版了《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儿童诗评论集》《幼儿的启蒙文学》等图书。

为了推动婴幼儿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扶植婴幼儿文学的新人新作,在金波先生的授权下,接力出版社在2015年设立 “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

白冰强调,未来接力出版社将在婴幼文学方面重点发力,接力出版社的计划是:

第一,接力出版社将在婴幼儿文学的分级出版方面做出尝试,把幼儿文学的读者对象分为婴儿、幼儿、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及家长和幼教工作者。

第二,接力出版社将继续做好婴幼儿文学的全品类出版工作,包括童谣、儿歌、童诗、童话、故事、儿童戏剧和剧本、散文、图画书等。

第三,接力出版社将继续做好婴幼儿文学经典作品的文化积淀工作,梳理、整理、编撰、出版婴幼儿文学精品力作。

第四,接力出版社将继续强化幼儿文学理论的构建,将不定期举办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每年出版1—2种幼儿文学理论专著。

第五,接力出版社将继续办好“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把这个奖项作为幼儿文学出版平台,推出更多幼儿文学新人新作。

第六,接力出版社将继续加大力量向国外译介中国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让国外的出版同行和研究专家了解中国原创幼儿文学,了解中国幼儿文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创建和繁荣。

研讨会结束前,本次理论研讨会主持、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朱自强总结了本次理论研讨会所涉及的七大议题,朱自强先生认为,这些有关幼儿文学的美学风格、幼儿文学的边界问题、幼儿文学的标准尺度、幼儿文学的创作方法、幼儿文学的教育意义的理论研讨,事关中国幼儿文学未来发展,事关中国幼儿文学的理论建设,深入研究它们,对中国幼儿文学的长远未来助益良多。朱自强先生认为,幼儿文学是非常难于创作的一种艺术,不论是教育者、学者抑或是出版者、家长,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明确讲述对象,重视儿童立场,强化对儿童心灵世界的了解、认知,是幼儿文学创作的重要的前提,为此,作家、画家、研究者、出版者都不能掉以轻心,中国幼儿文学的创作、出版任重道远——高标卓识,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标签: 中国原创    幼儿文学     | 评论()  

 
热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