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 > 育儿知识 > 行业热点 > 赢在起点幼升小丨关于“菜小”......

赢在起点幼升小丨关于“菜小”......

www.babyzone.cn2019-03-28 14:44:08来源:其他

小白说:

在发这篇文章之前,我思考良久,到底应不应该把“菜小”拿来讨论?

如果不谈,部分对幼升小认识不全的家长等孩子入学后,可能悔之晚矣。因为这类学校的硬件和生源确实不如民办和优质公办。

如果谈了,又难免会引起部分家长恐慌,以致盲目跟风,甚至因择校不顺造成家庭矛盾。况且所谓的菜小,也有认真负责的领导,兢兢业业的老师,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尊敬。

所以,在这里我只客观分析“菜小”的利弊,目的是供大家参考,结合自身实际决定幼升小策略。不会像某些公众号那样以调侃或嘲笑这些小学来取悦读者,制造歧视。

另外,所谓的“菜小”是相对的,即使哈佛也有劝退生,就算监狱也能出总统。小白认为,升学择校,适合自己孩子的始终才是最好的。幼升小,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判断题,而是一道需要综合考虑的主观题......


一、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小学到菜场小学

先一句话总结定义:

“所谓菜场小学,就是在大城市里没门槛,大家都就近入学,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占很大比例的小学。”

有时间的战友接着往下看,赶时间的战友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很久很久以前,从外地来上海务工人员的子女(那时没有居住证制度,所以他们只能持暂住证)无法在上海本地的公办小学读书。如果入学,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借读费或择校费,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缴纳不起。

另外,即使是少数富裕的非户籍人口(不一定是农民工),也不愿意孩子进入上海普通公办小学。原因有二,一是孩子老家的教材和上海本地教材不尽相同;二是外地人在上海的小学里面的受排挤,融入感极低。

上述原因造就了大量农民工子弟小学的诞生。其中其实极少数是上海各区利用额外的资源办学,大部分是非沪籍人员或其老乡自己投资建设的。

这类学校没有政府拨款,学费收取有限,所以没有办学经费。无论软件(师资)还是硬件(校舍、设备)都不好。

居住证制度推行后,非户籍人口在本地学校入学的门槛日渐放松,所谓的择校费或赞助费也被取消。政策改变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小学也慢慢消失。2010年前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进入上海小学的门槛一度极低,几乎达到了只要报名就能进入的情况。

随后,各区慢慢紧缩政策。截止目前,每个街道都有1-2所主要招收非上海沪籍学生的小学。这些学校的学生的家长已经极少是原来意义上的建筑农民工了,而是以居民区周围的菜场的卖菜人为主,所以农民工子弟小学就变成了菜场小学。


二、新老上海人谈“菜小”色变

菜小不讨人喜欢有其自身的原因,总结起来大致如下:

1.  上海极高的大学录取比例(90%以上)建立在残酷的中考淘汰之上,中考只有50%左右的人能进入高中,这50%主要来自民办初中及市重点初中。民办初中是血统论,主要在对应的民办小学招生(有些甚至直升);市重点更是青睐成绩优秀的孩子,他们往往来自沪上各大名牌小学。

因此,面临小升初时,菜小的孩子没有推优,不能裸投,可能连参加好初中面试的机会都没有。除非特别突出,如小五班优秀学员、奥数一等奖等。但也只是有面试的机会。换句话说,菜小对口的初中一定不会是重点。

2. 上海是个有些排外的城市。在新老上海人眼里,农民工子弟多的学校意味着糟糕的风气。偶尔有打架、偷东西的事件发生,会刺激到他们的神经,担心孩子学坏或者受欺负。不否认,菜小的学风问题确实存在。

3. 不好的风气会导致不好的学风。受自身文化水平或者工作性质的限制,菜小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非常重视也是事实。所以菜小的学风,竞争氛围不会太好。

由于以上三点,新老上海人谈“菜小”色变。说如今的学区房乱象和择校狂热完全是由菜小的存在而引起的,其实也不为过。


三、菜小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菜场小学是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对我们家长个人而言,孩子是唯一的,当然要为他们提供最有利的成长环境,这无可厚非。而幼升小是决定孩子未来学习环境的大事,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支持家长的谨慎。

但是就大环境来说,政府为了社会和谐,为了稳定,不可能取缔菜小,并且短期之内也没有能力完全公平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所以,未来有家长被统筹进菜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进了所谓的菜小,其实也不是世界末日,菜小有菜小的问题。民办也有民办的问题。

在择校的时候,也应该问问自己,民校的攀比之风、竞赛之风、快节奏的课程推进、高昂的学杂费、跨区的时间成本......会不会给家庭和孩子带去更多的烦恼?

小白在文章一开始已经说了,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民校要拼,学区房也可以买,孩子也要鸡血,但这终究都是外力,有一句话说的好:

小学靠家长,初中靠老师,高中靠自己。

事实证明,不是进了菜小就没有未来,家长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养育,培养孩子终生受益的能力,让孩子始终保持竞争力。小学菜场,后来去进才,再后来去财大,再后来去美国,类似的例子其实不少。  

小白在这里给几点建议:

1. 如果对口菜小,不要人云亦云,带着孩子提前去学校实地感受一下,看看孩子喜不喜欢。往往可能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糟。如果确实不行,学风差、作业多,就人户分离或全力冲刺民办面试。

2. 家长要多和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您的孩子不一样,所有老师都是一样的,青睐努力上进的孩子。也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鼓励学习,和他们一起制定一个未来的规划,主动扮演好孩子的引路人。

3. 对于菜小,政府也不是三不管,义务教育均衡化正在推行,多关心一下都有哪些教育资源在向孩子入读的小学倾斜,充分地利用起来。

请记住,一切是相对的,鸡血努力不可少,但是心态也要放好。

标签: 幼升小     | 评论()  

 
热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