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 > 育儿知识 > 行业热点 > 东方爱婴萌宝爬爬赛:语数外不是孩子的起跑线,爬行才是

东方爱婴萌宝爬爬赛:语数外不是孩子的起跑线,爬行才是

2017-06-15 12:17:06来源:宝宝地带

爬行是宝宝运动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爬”能很好的扩大宝宝的视野范围和活动范围,促进四肢协调动作发展,对思维逻辑的创建有巨大帮助。

语、数、外不是孩子的起跑线,爬行才是。爬行和脑部的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发现,婴儿在爬行时头部上抬,目光向前,不仅有利于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也可激发语言中枢,促进语言的发展。如果不经过爬行,会使脑部和语言有关的部位发育缓慢,宝宝学说话的进展过程也会慢下来。爬行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东方爱婴十分重视宝宝的五大能力发展,每年的4月东方爱婴全国各早教中心都会如期举行“宝宝爬爬赛”,届时,家长会和宝宝一起来参与,场面十分欢乐温馨。一起来看看东方爱婴爬爬赛精彩瞬间,不管是否获得优胜,宝宝获得了快乐,宝宝认识了好朋友,宝宝得到了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呢~

随着“呜呜”一声响,火车开动了,东方爱婴多才多艺的老师们的开车舞拉开了爬爬赛的序幕!

宝妈们带着也宝宝加入进来,现场随即嗨起来!

在下面爬爬乐中,这位宝宝已经“吼”起来啦,看,爬得多有干劲!

我们再来看一位淡定的宝宝始终不放弃、坚持向前爬!给这位宝宝点个赞!

这边爬楼梯游戏中,妈妈正在鼓励宝宝勇敢向上爬:宝宝加油啊!

这位神速萌宝已经来到了下一关,不急,宝贝,你已经把他们甩开很远啦~

接下来我们玩个藏猫猫,嘘,宝宝们别出声!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

宝宝:好黑啊!妈妈去哪儿了?

据悉,东方爱婴是1998年创立的一家专注于0-6岁儿童关键期成长的教育机构,致力于儿童关键期的百分百成长,推动儿童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性五大智能领域的全面发展。依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为主轴,以婴幼儿智能发展的五大能力包括大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行为能力为基础,形成的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为宝宝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有些家长照顾宝宝非常小心,即使到了宝宝会爬的月龄,也因为怕地上脏、怕宝宝在地上着凉、怕硌着等等,总是抱着或推着宝宝,没给宝宝创造学爬的条件,从而剥夺了宝宝爬的机会。如果宝宝没有经历爬行,就学会行走,虽然不会对他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有可能在宝宝上学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协调能力差等问题。

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地上有细菌或者家里地方太小而忽视宝宝的爬行阶段,甚至认为宝宝会不会爬没关系,反正迟早会学会走。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轻视宝宝爬行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前庭平衡能力,还可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留下隐患。

胆小粘人、身体协调性差

宝宝常常烦躁不安,喜欢粘人,注意力会不集中,怕高怕水,身体的协调性不好,在平地上走路也容易摔跤、磕碰,不敢走平衡木,这些都是没有经过爬行的宝宝的表现。没经过爬行训练的宝宝需要多花几倍的功夫,才能够使身体协调性达到与经过爬行训练宝宝相同的水平。

对规范不适应

宝宝会爬后,他接触父母禁止触动的物品、做父母不允许他做的事情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了,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亲子情绪互动的机会。同时,宝宝会爬行又使得父母意识到宝宝本身的主动性,父母开始以一定的规范要求宝宝,并会对宝宝不合规范的行为表示不快。这些变化又进一步促使宝宝的社会性情绪发展。

没有经过这一系列的刺激,宝宝会对突然发生的变化产生不适应感。身体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没有建立与父母之间的联系,使得宝宝在遇到问题时会手足无措,不懂得该如何去面对问题,更不会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

语言能力不佳

爬行和脑部的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发现,婴儿在爬行时头部上抬,目光向前,不仅有利于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也可激发语言中枢,促进语言的发展。如果不经过爬行,会使脑部和语言有关的部位发育缓慢,宝宝学说话的进展过程也会慢下来。

深度知觉差

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知觉。早期的动作经验使婴儿产生深度知觉,尤其是主动性动作经验如手膝爬行,可促进深度知觉的发展。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这种能力有助于宝宝理解、判断环境,掌握自己的运动状态,比如谨慎防跌。

深度知觉在宝宝出生6个月后迅速发展起来,一般认为这是由神经系统的成熟决定的。有研究者认为深度知觉的发展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可能是以生理成熟与爬行经验的共同作用为发展前提。这些研究者利用著名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觉悬崖”装置,采用两种研究程序,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把具有不同爬行经验的婴儿逐个放在中央板上,鼓励他们爬过“深滩”,结果发现学会爬行时间在6周以内的婴儿并未表现出人们预期的回避反应,而婴儿对“深滩”的回避常常在其学会爬行6~8周后出现。

随后,研究者选取不会爬和会爬行的相同月龄婴儿(7.3个月),将其面朝下,平举到一定高度后分别在“深滩”、“浅滩”上方缓慢下降,并比较其心率变化。不会爬行的婴儿在其下放到视崖两侧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均不明显,而会爬的婴儿在下放到“深滩”的过程中心率加快,在下放到“浅滩”的过程中心率没有显著变化。

为进一步证实爬行经验与婴儿深度知觉发展的关系,研究者又选取6个月、7个月和8个月会爬的婴儿,分别鼓励他们爬过“深滩”和“浅滩”。结果表明,婴儿爬过“深滩”的可能性与开始爬过“深滩”前的犹豫时间都与爬行经验显著相关,而与婴儿开始爬行的年龄无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婴儿深度知觉的发展不完全决定于其生理成熟,而是与爬行存在相关。会爬而且有较丰富爬行经验的婴儿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运动经验对婴儿深度知觉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影响婴儿深度知觉发展的运动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也不局限于爬行,只要能带来相似的经验,不同的运动方式就具有相似的作用。

不会爬行,学走路时不会保护自己

如果宝宝直接跳到了学走路阶段,没有经过走路的准备阶段即爬行,相应的肢体动作没有学会,那么当他跌倒时,他也不会用手来支持身体,会导致脸部直接撞击地面,受到伤害。

宝宝在爬行的同时,也会学习到如何用脚来走路。一般而言,0岁时宝宝双脚的大脚趾是往上翻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宝宝爬行时用脚的大拇趾紧贴地面。如果爬行的时间越多,大脚趾的使用就越多,也就越强韧。此外,在爬行的运动当中,大腿是呈外旋的,这样可以帮助他学习到以后步行时的正确姿势。

缺少爬行,直接就学习走路的宝宝,他的步行方式会比较特别。有些父母认为是宝宝双脚的力量不足以支撑身体的重量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并非如此。宝宝走起路来脚会有点向内偏,这是因为他的大脚趾力量比较弱的缘故,而且他不懂得用脚跟先着地,因此就会晃来晃去,好像缺乏力量。

爬行的阶段

通常,在5-6个月时,宝宝就会为爬行做准备了。他会趴在床上,以腹部为中心,向左右挪动身体打转转,渐渐地他会匍匐爬行,但腹部仍贴着床面,四肢不规则地划动,往往不是向前爬而是向后退。
宝宝6~7个月大时,不用支撑能够独自坐稳后,宝宝会把头抬来,向四周看,这时候他的手臂、腿和背部的肌肉也足够强壮有力,在用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时,不至于摔倒。

大概到8-9个月的时候,宝宝会发现借助膝盖用力推动身体,就能向前移动了。随着动作越来越熟练,宝宝还能学会从爬的姿势转到坐下的姿势。一旦小家伙找到了双腿站立、保持平衡的感觉,他就能够独立站起来,并扶着家具走上几步。

最后我们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在实现孩子“爬”这个培育目的时,最好使孩子处于自觉、主动实现协调训练的角色中。因为单一的通过器械或者口令让孩子被动的完成“爬”的训练过程,会大大消减孩子的兴趣。

爬行前准备

教宝宝学爬时,最好给宝宝穿连体服,这种衣服的上衣和裤子形成一个整体,爬行时不会露着宝宝腰部及小肚肚,同时衣服合体,没有太多累赘的东西,不会影响宝宝爬行的兴致。

家中的床及地面是可供宝宝爬行的有利地点。在地面上爬时,最好在地面上为宝宝铺一块毯子,也可以用巧拼地板铺出一块小天地,供宝宝在上面爬,避免地面过凉、过硬。

宝宝爬行的训练方法:

“定向爬”

就是婴儿趴着,把玩具放在婴儿面前适当的地方,速引他爬过去取。待婴儿快拿到时,再放远点。如果婴儿开始不会前进,成人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脚掌,帮助他前进。

“自由爬”

整理一块宽敞干净的地方,拿开一切危险物和脏物,四处放一些玩具,任婴儿在地上抓玩。但必须在成人的视线内活动,以免意外

“转向爬”

先将有趣的玩具给他玩一会儿,然后将玩具当着他的面儿藏在婴儿的身后,引诱他转向爬。

“减重爬”

用大人的手托住宝宝的胸口与肚子中间来减轻宝宝本身的体重,这样更有利宝宝学会爬行。


标签: 东方爱婴    爬爬赛    起跑线     | 评论()  

 
热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