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 > 育儿知识 > 行业热点 > 中国科学家首证寨卡病毒致“小头症”

中国科学家首证寨卡病毒致“小头症”

www.babyzone.cn2016-05-13 09:29:49来源:新京报

自寨卡病毒肆虐南美洲以来,不少科学家都试图去证明,这一令人闻之色变的病毒与婴儿小头畸形之间存在有某种隐秘关联。不过,很长时间内,这一假说未被明确证实。

2015年3月以来,伴随着寨卡病毒在巴西的暴发,6000多名患有小头畸形症的婴儿在巴西出生。这一数字,是往年的20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婴儿的母亲,大多数感染了寨卡病毒。

新京报记者整理公开报道发现,截至4月10日,目前国内已有江西、浙江、广东三省出现寨卡病例,感染人员均为在南美地区务工人员。其中,仅广东便已报告11例。

自去年寨卡病毒在南美洲暴发以来,中国科学家便已经开始了对这一病毒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2016年初,中科院院士高福在中科院内组织了一支由20多个研究团队组成的联合团队,对寨卡展开“攻关”,而许执恒团队便在其中。今年3月初,来自军事科学院的秦成峰团队在国内首次从血液中分离出寨卡病毒。

美国东部时间5月11日,一篇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论文出现在了权威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的官网上。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证明了寨卡病毒可以直接导致小头畸形的发生。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该篇论文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执恒团队,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教授秦成峰团队合作完成。

新京报记者与领衔这一研究项目的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执恒进行了一次对话,他告诉记者,这一研究成果投入转化后,最快三个月内,就可以研制出针对寨卡病毒的检测疫苗

■ 对话

“病毒脑中3天复制300倍 最快三个月制出检测疫苗”

“三个月前专项研究病毒病症关联”

新京报:小头畸形,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许执恒:小头畸形,又叫“小头症”,是一种常发于胎儿的疾病,患者的脑回过小,有的甚至没有脑回。与正常人相比,患者脑部发育明显迟缓。患有小头畸形的病人,常常会表现出头顶部小而尖,额头扁,头围小,头部看起来比正常人小,且形状畸形,所以被称作小头畸形。

新京报:你们团队有哪些人?什么时候开始着手研究?

许执恒:在实际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团队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团队分工协作。我所在的团队研究人员,主要从遗传学方向进行突破,而军事科学院的团队,则从病毒的方向进行研究。

我所在的研究团队,目前共有12个人,从11年开始,就已经在从事遗传学的研究。大约三个月之前,我们开始专注于寨卡病毒与小头畸形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新京报:这一世界难题仅用了三个月专项研究就解决了?

许执恒:在研究团队介入之前,国内外虽然已经有不少机构在研究寨卡病毒和小头畸形之间的关联,但是研究路径都很单一。基本上都是从病毒学角度入手,去研究病毒本身。

与国内外其他的研究团队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做成了动物模型。我所在的研究所,主要从事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研究所的专业特长。

研究团队将寨卡病毒注射入在母体中发育了十几天的小鼠胚胎中。研究人员不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将病毒注入怀孕母鼠腹腔的做法,并且进一步选择使用纤维针穿过孕鼠子宫,直接将病毒精确注入胚胎鼠直径不到1毫米的脑腔中。可以说,技术难度相当高。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从小鼠胚胎着手?

许执恒:小鼠和人在脑发育的阶段极其类似,只有在胚胎发育晚期才有不同。

“病毒增殖速度惊人,像杂草抢走养分”

新京报:目前,取得突破的是哪方面的研究?

许执恒:动物模型,我们的研究团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做出对应的动物模型的团队。我们发现,感染了寨卡病毒的母鼠,在怀孕11天以内时就会导致流产,而超过11天后感染,产下的小鼠则会出现小头畸形。经过反复的对照试验,也就可以证明,感染寨卡病毒与小鼠患有小头畸形之间有直接联系。

新京报:从目前来说,研究人员弄清了寨卡病毒的病理机制了吗?

许执恒:当寨卡病毒被成功注射入小鼠胚胎后,我们发现,寨卡病毒在大脑胚胎中增殖的速度非常惊人。一般来说,3天能复制300多倍,5天左右,大量神经元就出现死亡。由于病毒的快速复制,小鼠的神经干细胞被感染,从而出现增殖和分化异常,并伴随着神经元的大量死亡。

就像杂草太多,抢走了其他植物的养分一样。从而抑制神经干细胞的生长。

新京报:那这些机制如何造成小头畸形?

许执恒:紧随着神经元死亡的,就是大脑皮层变薄,最终造成小头畸形。通过基因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感染了寨卡病毒的小鼠,出现了大量与小头畸形相关的基因异常。这是全世界的科研人员第一次拿到证据,证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畸形存在关联。

“弄清病理机制有利于及早介入干预”

新京报: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临床有什么意义?

许执恒:通过我们的研究成果,医务人员可以在感染寨卡病毒的婴儿胚胎时期,及早介入和干预。同时,由于搞清了病理机制,未来病毒的感染者可能出现的症状,都能很好地得到预判。

新京报:研究团队未来有什么打算?

许执恒:目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接下来,我们会投入到制药和制作疫苗的研究中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快三个月内,团队便可以制作出针对寨卡病毒的检测疫苗。除此之外,相关的药物研究也在进行当中。


标签: 科学家    中国    首证    寨卡病毒    小头症     | 评论()  

 
热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