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 > 育儿知识 > 行业热点 > 九三学社调研组建议小学调整划片

九三学社调研组建议小学调整划片

www.babyzone.cn2013-01-21 09:12:55来源:互联网

就近入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不过,就近入学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也遇到了较大挑战,从而产生诸多问题:如就近入学的划片不透明;择校仍占相当比例,特别是名校;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组成调研组,通过座谈、访谈和实地走访,对北京市若干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制度贯彻情况进行调研,就其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报告建议,在加强学校贯彻就近入学政策监督,促进学校均衡化、特色化发展,以及学校招生规则和过程公开透明的同时,可适当调整现行划片的设计方法,从以学校为单位,变成以区域为单位。

建议以方圆2000米至3000米的范围大小划分区域,学生在区域范围内实现选择入学,从原来就近入学的“一对一”模式,转变为“多对多”模式,学校招收学生主要根据学生填报的学校特色志愿顺序为主,辅助以随机派位、特长基础考察等方式。

针对此次对于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调研情况和建议,该报告的执笔人余清臣接受了新京报采访。

■ 对话人物

余清臣

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教育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哲学。

■ 链接

各民主党派参与宪法、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参与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反映人民意愿,提出议案和质询案,参与视察和执法检查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提出政策性建议。

生源和资源是收择校生最大动因

新京报:形成这份报告的起因是什么?

余清臣:去年发生了几起校车事故,引发了大家对“安全上学路”的思考。我们发现,在北京,一些比较优质的学校,根本没法设计校车线路,学生南城、北城、东城、西城全有,这类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遍及整个北京。

新京报:主要关注的是哪个学段的就近入学问题?

余清臣:最主要是小学,幼升小会更多一点。

新京报:从调研中看,义务教育阶段不就近择校的比例是怎样的?

余清臣:我们在两个区进行了取样,两个区总体教学质量一个稍好、一个稍差,不过优质小学择校的比例差不多,大约1/3,一般小学有10%左右择校生。当然,这是平均数,也有的学校择校很严重,某优质小学前两年的择校生能占到60%左右。

新京报:学校对择校而来的学生如何看待?

余清臣:学校为了招更好的生源,也愿意接收择校生。另外,接收择校生也有筹措经费的考虑。不过今年调研的结果显示,这类情况相对少了,与规范更严有关。

学校也有借择校开发学校发展资源的考虑。有些单位人员的孩子,学校愿意接收,因为这单位能给学校带来社会资源。从目前看,生源和学校发展资源,是学校希望接收择校生的最大动因。

“划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公开透明”

新京报:对于不就近入学,家长们一般都是出于什么考虑?

余清臣:第一是就近没有好学校。有的新建小区虽然引入了优质教育资源,但达到一个较好水平总需要一个过程;第二,家长也考虑到特长问题,虽然附近的学校也很优秀,但就是不提供孩子特长发展所需要的教育资源。这其实也反映出中小学在特色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不足。

新京报:家长不选择就近入学,是否也与就近片区本身存在问题有关?

余清臣:划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第一,划片的标准并不是很早就直接公示的,对于家长而言,可以知道历年的,但未必很早能知道今年的。有些楼今年属于这个片区,明年就不属于了。同一个小区,几栋楼属于这个学校,另几栋楼属于另一学校。

给外界感受是,划片的原因不是特别公开透明。过去,划片一直是在继承已有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变化比较快,这种微调很难真正解决问题了,做大的整体思路的调整。

新京报:也有观点认为,就近入学政策缺少与公众的沟通和民主参与。

余清臣:就近入学本身也缺少比较提前的公示,划片本身的科学依据,也需要向社会说明和公开,比如以距离、以出生人口数量等考虑片区的划分。说到底还是要拿出具体的依据才有说服力。

新京报:择校当中,是否也存在家长不理性的做法呢?

余清臣:在任何一个社会的大规模选择中,都很难做到理性。因为信息不充分,所以无法理性。另外,很多家长也没有能力获得充分的信息,即便获得信息,也没有能力分析和加工,因此很难理性。至于从众心理、攀附名校的心理,这些肯定都是有的。但随着市民素质的提高,这部分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小了。

可在基础招生条件之上提出特色招生比例

新京报:调研之后你们提出了哪些对策呢?

余清臣:在划片方面,我们提出了从以单个学校为单位,变为以区域学校为单位,也就是让区域学校形成整体。只要这个孩子属于这个区域,就可以上这个区域的学校,同时在这个区域内部,要实现规范化的择校空间。择校客观上还是需要的,特别是学校实现特色化发展以后,一些正当的择校需求应当被尊重。

在这个片区中,还是要考虑双向选择,家长可以选择学校,填报入学申请,学校招收学生根据学生填报的学校特色志愿顺序为主,辅助以随机派位、特长基础考察等方式。这样“就近入学”就从过去的“一对一”变为“多对多”,但条件是在特定区域内。

新京报:学校选择的标准在哪里?依据是什么?

余清臣:学校首先要设定一个基础招生条件,同时也可以提出在基础之上的特色招生比例。长期来看,特色会成为一个公开的标准。

教育行政部门需对“就近入学”定期督察

新京报:如何保证学校贯彻就近入学政策呢?

余清臣:首要是明确就近入学体制的核心地位,明确规定学校不能违反就近入学基本原则招生。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对此方面进行定期督察,对违反此原则的机构、学校与个人进行问责或处罚。

另外,要加强对学校招生规则与过程的公示与监督。每个区域内部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规则、办学特色方向、招生程序、招生结果都尽最大可能地向社会公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另一方面,设置专门的途径接受普通公民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的监督和批评。

新京报:如果区域内的学校都薄弱怎么办?区、县政府在义务教育实施管理上负主责,对政府在区域学校发展上有什么要求?

余清臣:政府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与提升,通过增加投入、加强指导、强化测评、实施骨干校长和优秀教师的定期轮岗等方式,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

在区域内,要支持学校的多元特色发展,形成依靠学校特色来吸引学生和分流学生。当然,学校整体要达到一个基础的质量,也就是均衡发展,突出特色。

新京报:所谓特定区域,是否有具体建议?

余清臣:我们考虑在城区内,每个区域的大小以保证学生上学不超过2000米至3000米左右的最远距离为宜,这样也方便设计校车系统。

标签: 九三学社    小学    划片     | 评论()  

 
热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