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 > 育儿知识 > 行业热点 > 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看童年的文学梦

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看童年的文学梦

www.babyzone.cn2012-10-19 09:02:56来源:新浪育儿

莫言获诺奖消息引网友广泛关注

当地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让整个中国大地为之一振!从被提名、到央视被邀请参与采访猜测有可能获奖,媒体、大众一直保持高度关注。一星期下来,“莫言热”温度不减,在新浪微博中搜索,“莫言”以990多万条信息在“社会名人热搜排名”占居第一,莫言本人微博12日所发一条20字微博转发和评论数达9万多条。

这个曾经传说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人来说再也不是传说。无需赘述诺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国人意味着什么。一条小消息,就足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网上讨论已是铺天盖地,尤其是作为孩子家长的群体更是意见不一。

诺贝尔文学奖是国人心中的一个美丽梦想,莫言用他低调的态度,会说话的笔,让整个民族美梦成真,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很长一段时间,“文人”也好“雅士”也罢,“凡夫俗子”也好,趋之若鹜大谈文学之崛起、国之力量。笔者倒想说说童年和文学梦。

童年是奠定人生基础最重要时期,中国古语有云:“3岁看大,7岁看老”,佛洛伊德说“六岁定一生”。童年建构的一砖一瓦,代表着过去心绪、情感的累积,未来人生的种种反应和感受,都可能会反射到过去的经历和体验。童年的烙印或许在每个人身上影响不一,有的如轻柔的水草浅浅过膝,有的却是深入骨髓没齿难忘,莫言的童年就是这般刻骨铭心!

山东高密乡,对莫言而言包含着双重意义,那既是浓浓的爱和依恋,又是没法释怀的“恨”。家乡的贫困闭塞,让少年时代的莫言食不果腹、生活困苦,内心充满了自卑,如同他身上的一块大伤疤,无法抚平。然而对故乡的热爱又恰如骨肉至亲,无法割舍,莫言始终把它揣在心里。

然有一天他发现把家乡的故事写进文字里,是那么生动、受读者欢迎,他升华了!连同他对家乡的复杂感情一起升华,化成动力,在未来创作中倾注大量笔墨,写出众多以家乡为背景的作品,并成为经典。

莫言曾戏言:最初写作是为了能一天三顿饭吃上饺子,当然只是个玩笑。对经历过苦难童年的莫言来说,文学就像远方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方的道路,给一个懵懂的孩子力量和希望。文学对于莫言,是一种救赎。

你、我曾经或许都抱有过一个作家梦。当同班同学的作文被当成范文在班级诵读,当同桌的作文被登在小学生作文报、杂志,你是否有一丝羡慕和嫉妒?如若那个因作文写得好而备受瞩目的人是你,你的这个梦想又或许更被激发和放大。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最心底的梦。

莫言曾经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因为从小热爱阅读,不爱说话的他内心世界敏感而丰富,他的作文从小就被当作范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虽然在小学五年级被迫辍学,未来的路几经坎坷,他最终通过文学之路、那个最初的梦想走向成功,成为对这个世界举足轻重之人。或许他幼年时并不明确知道,自己内心忠于的理想在何方,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一切都未可知、不可控的情形下,梦想被压抑,却在未来有可能实现梦想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才思和激情。

每一个成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童年,每一个豪迈外表掩饰下都有一个浪漫的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让这份纯真、浪漫每每相随、时时相伴。不是每一个拥有文学梦的孩子最终都能成为“莫言”,当然,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如莫言一样,爱文学如生命,并能一辈子坚持,从不曾放弃。

莫言荣获诺奖,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莫言、关注文学,让更多的家长在关注自己孩子成长的同时,把阅读和写作与孩子的进步、前程之间的关系看得更紧。其实正如莫言本人所说,“莫言热”不如“文学热”,而看重文学,不如先从孩子喜欢的作品开始。

文学浪漫而梦幻,五彩缤纷,文学之路就一定充满着奇迹和无限可能吗?笔者认为爱好阅读、喜好文学是极好的操守,是靠近文学的第一步。文学的创作则更是耐得住寂寞的热爱和“苦中作乐”,是最难能可贵的坚持。

还有那么一扇向你敞开的天窗,“天赋”的润泽和提携。莫言童年的困苦、对写作的执着和天分、对妻子、家庭不离不弃的爱,数十年若一日的写作,这都是莫言获奖的最坚实基础。从最初执笔的简单理想,到之后成为挚爱和事业,到今天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本土第一人。这中间的过程,并非名利、无关财富。

如果说莫言获奖对中国的父母们有什么启发,笔者想说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尊重孩子的爱好,让孩子的童年尽可能丰富,亲身经历也好书中畅游也好,灵魂和身体,至少有一样在路上,对大人如此,孩子亦然。文学对人性的抚慰、对性灵的陶冶“润物无声”,是人心灵最好的伴侣,对孩子来说则是更好的相伴、最好的“缘”。

人与文学,亦有缘深、缘浅,如有幸爱上它,必不相负!

标签: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童年    文学梦     | 评论()  

 
热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