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标准高低引争论
关于牛奶标准高低的争论,最近再度引起社会关注。
在近日举行的一个奶业论坛上,关于当前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两位业内人士针锋相对。
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标准制定被大企业所左右。
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认为:当前我国乳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制定乳品标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研讨会上,双方观点仅是零散表达。6月21日,本报记者采访双方当事人,将其观点进一步充分展示给读者。
正方: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
执行更高标准 七成奶农将杀牛
乳品安全,关系老百姓的健康,首先要理解、保护消费者的健康诉求。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要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作为第一要义,这毋庸置疑。
要承认,目前我们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确不高。2010年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0克,而在该标准颁布前的要求是不低于2.95克。生鲜乳菌落总数以前允许每毫升50万个,现在是每毫升200万个。从这两项指标看,标准的确是降低了。
不过这会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卫生部等部门在制定标准时,肯定已经充分考虑了。大家都希望对乳品的质量高标准、严要求。但是,如果制定一个标准,大部分生产者都达不到,就有些脱离实际情况了。
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是: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超过70%;100头以上规模,不到30%。
小规模散养不是标准化养殖,经常是自家种什么,就给奶牛吃什么,蛋白质含量不稳定。
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和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75%和90%;某乳品企业6月份西北、中南、东北等三个区收购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75.8%、33.8%和24.9%。
小规模散养,往往就在房前屋后,卫生环境不是那么好,牛奶采集后保存条件有限,生鲜乳菌落总数更容易升高。
还有一个现实,就是奶源还远不能满足乳业的加工需要,缺口高达40%―50%。这就造成收奶企业在奶源把关时,底气不足。
所以,无论蛋白质含量,还是生鲜乳菌落总数指标的设置,在保护消费者的安全的前提下,也要考虑我国乳业的发展现状。
眼下当务之急,是扩大养殖的规模,特别是优质规模化养殖的比例,改变当前奶源的供求关系。
提高标准,倒逼质量提升,这样的想法是不错,可是如果脱离了实际情况,就可能导致乳业重创。如果现在就要求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那么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奶源供应将更紧张,可选的优质奶源更少。
当无奶可供时,乳品企业只得关门,消费者只能依赖进口。且不论进口乳品能否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仅价格就不是每个老百姓都能承受的。而到时国外想怎么提价,我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虽然不能为了保护民族产业而损害消费者的健康,但是在不损害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接受循序渐进地提高质量呢?
最近,公众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质疑,是对国产乳品质量不信任的一次小爆发。提高乳品质量,重塑消费者的信心,养殖户、乳品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都责无旁贷。
奶牛养殖业是乳品质量把关的源头。扩大规模化养殖的比例,是提高生乳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比如成立奶业合作社,或者政府建立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奶农把自家的牛放到养殖小区中,按照统一标准管理。有实力的乳品企业,也可以自建牧场与养殖场,建立自己的核心奶源地,让生乳质量更加可控。
总之,我们既要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也要理性地尊重客观现实,要在两者当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加速提高乳品质量,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反 方: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
维持现有标准 广大百姓不买账
对于中国去年出台的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业内有一种声音:这是一夜之间倒退了25年的标准,也是全世界最低最差的一个标准。
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说,这个标准是尊重国情现实以及保护中小奶农的利益,我觉得这两个说法都站不住脚。
我们现有的条件难道就不能生产出高蛋白的牛奶?显然不是这样的。
只要舍得给牛精饲料和优质牧草,不用三五天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就会得到提高。如果提高标准的同时提高收购价格,不达标的都不能卖,那一方面奶农不能不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有足够的成本,高标准养牛自然高标准产奶。
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散养为主的格局,产不出高品质的奶。比如很多人认为散养卫生条件差,保障不了菌落总数达到高标准。可事实上,减少菌落总数,不是农民做不到,而是企业的设施跟不上。
牛奶在刚离开乳房的一瞬间,其菌落总数其实非常低,每毫升不过3000―5000个,最多也不过1万―2万个,而之后能达到200万个,主要是在牛奶离开乳房进入加工环节这一时间段造成的。
也就是说,造成细菌超标完全是收奶站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在从牛奶挤出送到收奶站之前,农民可以用冰块包住牛奶的容器,这土办法不难做到,效果也很好。
再看照顾中小奶农的利益的说法。其实新标准实施一年,奶农并没有从中得到很大实惠,反而间接地受害。
按说国内的乳品需求增长很快,但是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奶农倒奶、杀牛的情况。如果销路好,获利丰厚,奶农怎么可能轻易把牛杀掉,主动退出呢?
低标准的乳品,国内消费者是不买账的。现在很多人都想尽一切办法买国外的乳制品。国内不惜高价买、出国大包小包带、冒着不辨真假的风险网上代购,充分显示了我们老百姓对国产乳品消费信心下降。
消费者没有信心,奶农最终也卖不掉奶,或者说卖不上价。上周,还有奶农跟我反映,一斤原奶价格掉到1.2元,甚至还有8毛钱的,连饲料和人工成本都不够。亏都亏死了,还受什么益?
降低标准,谁获利了?乳品企业。饲养成本降低,企业比较容易的收购低价奶源,有条件以更低价格占领市场。企业规模越大,受益就更大。
在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出台之前,专家在各地调研,提出提高标准的意见,基本没有被采纳,显然是有大企业在操作。
有些消费者可能不太清楚,我们常喝的液态纯牛奶,主要有超高温杀菌的常温奶和低温灭菌的巴氏鲜奶。我国市场以常温奶为主流,而发达国家则以巴氏奶为主。
相比较而言,巴氏奶杀菌温度低,营养流失少,但保质期短,储运要求高,往往销售半径小。常温奶杀菌温度高,营养流失多,但保质期长,储运要求低,更容易远距离运输。
新国标将菌落总数提升到每毫升200万个,如用这样的牛奶来做巴氏奶产品,不但风味、营养受到影响,还会由此引发出一些不确定的食品安全因素,用于超高温加工的常温奶倒是影响不大。
在常温奶占据绝对主流的国家中,以常温奶对奶源的需求作为国家标准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这不代表消费者没有消费优质奶的权利,只是现有条件下,难以实现罢了。
- 人工喂养 矿泉水冲奶会导致宝宝肾结石!
- 皮肤 嫩白肌肤如何打造?牛奶面膜DIY
- 营养与喂养 孩子选哪种牛奶最好
- 常见问题 混合喂养先喂母乳还是牛奶比较好呢?
- 宝宝食谱 牛奶炖西兰花
- 宝宝食谱 牛奶花椰菜泥
- 行业热点 国际顶级美味大赏结果公布,延世牧场牛奶获得顶级美味奖章!
- 行业热点 牛奶直销缺乏监管
- 饮食营养 孕期喝羊奶好还是牛奶好?
- 饮食营养 孕妇喝什么牛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