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安慰行为意义重大
安慰行为是关爱他人的一个表现。所谓的安慰行为,指的就是在察觉到旁人有着消极状态(比方说哭泣,烦恼),而通过语言,行动这些手段去帮助他们恢复到正常,变得开心起来的行为。安慰行为与分享,帮助人,合作行为是宝宝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安慰行为对宝宝的未来有什么意义?
安慰行为对宝宝顺利融入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安慰行为能力发展好的孩子,富有同情心,能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倘若只重视宝宝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则会导致孩子的不良个性,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1—1.5岁是儿童安慰行为能力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因此,父母要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安慰行为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慰行为能力?
1. 在游戏中培养。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是培养儿童高级情感的最好途径。如:在“学做事”的游戏中,由孩子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等各种角色,享受做大人的“特权”,扮爸爸妈妈的,要做大人应干的事,打扫卫生、做饭、上班……而扮演宝宝的把平时的拖拖拉拉、撒娇也认认真真地表现出来。“爸爸”、“妈妈”觉得“宝宝”真难管。这种转换角色的游戏,让孩子很容易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体谅自己的爸爸妈妈,爱父母的感情也会由此加深。
2.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机培养。
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随机对宝宝进行同情心的教育,从而把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3.在榜样模仿中培养。
安慰行为并不是说可以强行灌输的,而是要逐步逐步地培养。要让宝宝自然而然地模仿安慰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渗透,渐而从外在行动到内心,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爸爸妈妈是宝宝的第一任教师,因此,父母应该先树立好榜样,以自身的良好行为去感染出宝宝的美丽心灵。
- 家庭教育 不要忽略小孩子的情商培养
- 性格心理 怎样培养孩子的判断推理能力
- 智力开发 你会培养IQ高的宝宝吗?
- 行为习惯 不要忽视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习惯
- 才艺培养 培养孩子成为“故事大王”
- 早期教育 耐性应从小开始培养
- 行为习惯 培养宝宝的生活好习惯让宝宝拥有一副好牙齿
- 养育百科 要怎样安慰孩子呢